布娃·金花:草原“移动喇叭”用三十年坚守点亮牧区星河

本报通讯员 恰格德加甫·傲邓格日丽    版次:02    来源:    2025年10月31日

布娃·金花,女,蒙古族,197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巴音敖瓦乡金泉社区妇联主席、文化站站长。

在塔城广袤的土地上,无数基层工作者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和布克赛尔县这片土地上,也滋养出一批像布娃·金花这样心怀乡土、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干部。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便以马背上“热心大姐”的身份,用三十年的坚守在牧区奏响了初心与使命的赞歌,成为基层干部践行宗旨、服务人民的生动缩影。

乡土情深:毅然归乡 扎根基层数十载

布娃·金花来自和布克赛尔县巴音敖瓦乡金泉社区(原和布克赛尔县布斯屯格牧场),这片土地曾因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落后、牧民居住分散且交通不便等因素面临着发展的诸多挑战。这是布娃・金花出生成长的地方,更是她心底深深眷恋的家园。

1993年,正值青春的布娃·金花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做出决定:回到故乡布斯屯格牧场工作。这份选择,源于她对故土的赤诚热爱,也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此后,她一头扎进基层文化、教育、妇联、宣传等工作中,成为基层治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深知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且易遭误解,但她从未退缩——从青涩懵懂到成熟干练,她用数十年的坚守,将对故乡的浓情化为实际行动,以勤奋与担当回报着这片养育她的土地,也为新疆牧区的发展默默贡献力量。

马背传情:宣讲惠民 组建队伍暖人心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布娃・金花用行动扛起了“优秀宣讲员”的责任,成为党的政策在新疆牧区落地生根的“传递者”。牧区道路崎岖、车辆难行,为了让党的好声音、好政策更快更准地传到每一位牧民耳中,2013年,她毅然决定组建“马背宣讲队”。这一想法得到了牧场党委的大力支持,在她的带动下,同事们也纷纷主动加入宣讲队,从最初的1人1马,逐渐发展为20名队员的队伍,队员涵盖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成为新疆各民族共同服务群众的“先锋队”。

多年来,布娃・金花和队员克服交通不便、信号不畅的困难,常年奔波在新疆辽阔的牧场上,将党的政策、防疫知识、民族团结理念等宣传到牧区深处,让每一位牧民都能听懂、记住、受益。常年的马背奔波,让布娃・金花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疾病,每到寒冬,牧区的严寒让她的腰椎疼痛难忍,冰天雪地里的宣讲更是难上加难,但她从未停歇,党的温暖在马背上不断传递,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牧区茁壮成长。

“作为基层宣讲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接地气、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是我们的任务。”布娃・金花的话语铿锵有力,而她和“马背宣讲队”的行动,更是对共产党员初心与使命的生动践行,也是新疆基层干部扎根群众、服务发展的真实写照。

微光成炬:榜样引领 点亮家乡新征程

宣讲之外,布娃・金花更是牧区群众的“贴心人”,群众的困难,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尽心尽力帮助解决。2013年,她牵头成立“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到如今越来越多的热心妇女主动加入这个温暖的集体,队伍日渐壮大。这些年里,“爱心妈妈”的身影活跃在牧区各个角落:为困境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帮闹矛盾的邻里解开心里的疙瘩;给需要帮助的老人、孩子提供照料……每一次伸出援手,都满含温情,不仅为群众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关爱与希望,也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边疆草原上深深扎根、绽放光彩。

草原的风记着她的足迹,牧民的心装着她的名字,布娃・金花的故事早已随着牧区的炊烟传遍四方,她是牧民口中亲切的“移动喇叭”,是马背上不知疲倦的“热心大姐”,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像布娃・金花这样的人还有许多。他们以微光汇聚星河,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不仅成了各族群众由衷称赞的自豪,更铸就了这片土地幸福安宁的坚实基础。


塔城地委宣传部主管 塔城日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0901-6222110 广告热线:0901-6223286
地址:塔城市解放路红楼街13号
新ICP备16000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