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破梗阻 国企转型焕新能

——记2025年9月“快干之星”托里县财政局国有资产服务中心

    版次:02    来源:    2025年09月30日

托里县财政局国有资产服务中心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以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为突破口,全面投身“六大破题工程”,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勇于探索、敢于攻坚,持续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力、提供坚实支撑。获评9月“快干之星”。

以治理现代化为核心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新引擎”

托里县财政局国有资产服务中心围绕“党建+董事会+人才激励”三维协同,系统构建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治理体系。严格践行“党建入章”,落实党组织前置研究机制,两家集团均已制定并实施《党组织前置研究清单》,成立1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党员53名,党组织覆盖面和引领力显著增强。

完善董事会运行与授权体系,修订配套制度,建立决议跟踪及后评价机制,制定《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事项清单》,规范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董事会现有8名董事(含外部董事,特邀3名本溪高端人才)、6名监事、9名经理,决策独立性与专业性全面提升。

深化人才发展与薪酬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公开竞聘和“一岗一薪、易岗易薪”,制订《员工薪酬分配管理办法》,强化绩效激励。已有4名公职人员转任企业董事,引进本溪专家团队11人,网络招聘专业技术人才40余名,极大优化了人才结构,为企业注入新动能。

以布局优化为基础

打造资源配置“新格局”

坚持“整合重组+资产盘活+优化布局”三维发力,有力推动资源向核心领域和优势企业集聚。

在整合重组方面,创新建立“全面清查—规范流转—精准注入”资产重组闭环模式。完成全县45家国企“起底式”资产清查,严格履行评估备案及产权变更程序,将渠首、干渠、水厂及供水管网等价值1.75亿元资产依法划拨至新禹水利公司,实现国有资本有序流动和产业结构战略升级。

在资产盘活方面,构建“全周期管理+多元化处置+效益最大化”的资产盘活新路径。建立资产全周期管控体系,重点推进矿产与土地资源的高效运营,通过股权转让、规范管理等市场化方式,实现安全运营与价值提升。成功拍卖两家矿产企业100%股权及债权,实现收入5470万元;盘活4.88万亩国有农用地经营权,截至目前,已实现财政收入1.85亿元。

在布局优化方面,健全“战略重组+专业整合+聚焦发展”的布局优化机制。将原有45家国企优化整合至29家,新组建元创集团、新禹水利2家一级集团公司,重点聚焦城投、农畜、市政、文旅、水利五大核心板块。

通过新机制推动,元创集团旗下昌昊建筑中标28个项目;金托矿业构建现代化矿产开发体系,实现年营业收入2390万元、利润总额562万元;金旭房产销售额近亿元,为托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以风险防控为底线

构建稳健治理“新屏障”

构建“集约提效+全面防控+精准治理”三维风控,坚决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创新业财融合,通过建立“集中管控、智能审批”模式与集团财务核算中心,破解18户企业财务外包困境,年省财务成本110万元,审批提效40%,极大增强财务控制与资源配置能力。

构建全域风控体系,建立覆盖债务、投资、法律、安全环保等重点领域的全域闭环风控体系,形成“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全周期流程,严格执行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公用事业板块创新“技防+人防+制防”三位一体模式,依托智慧水务、供热改造等项目,实现新增效益814万元、成本压减1106万元,达成风控与经营增效协同。

建立“精准识别—分类处置—动态监测”全链条治理机制,差异化完成6户企业注销、退出与关停;创新“一企一策”赋能与减亏激励约束机制,推动5户企业扭亏为盈,减亏面60%、减亏额800余万元,企业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本性提升。

托里县财政局国有资产服务中心“快干实干”的作风,有效破解了长期制约县属国企发展的痛点难点,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实现营业收入56485.5万元,同比增长高达81%;上缴税费2082.5万元,同比增长74%,改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显现,为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塔城地委宣传部主管 塔城日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0901-6222110 广告热线:0901-6223286
地址:塔城市解放路红楼街13号
新ICP备16000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