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胜 蒋春燕 版次:04 来源: 2025年07月11日
春风越过苍茫山野,将希望的种子撒向这片边陲之地。我的家乡裕民县,正以一朵花的芬芳、一只羊的欢跃,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振兴诗篇。
记忆中的裕民夏日,总被红花的甜香浸透。每当夕阳给万亩花田镀上金边,父兄们满载而归的板车压过碎石路,沙沙声里翻涌着细碎的红——那是无刺红花在枝叶间探头,是黑钙土里孕育的希望。雪融水滋养的土地从不吝啬,六十载时光让裕民捧起“中国无刺红花之乡”的桂冠,二十万亩花田织就的锦缎上,每朵花都缀着农牧民的笑纹。
你看那饱满的花球里藏着多少宝藏:红花丝入茶可明目,籽粒榨出的油澄如琥珀,连秸秆都成了牛羊的珍馐。曾经只知“卖花换钱”的乡亲们,如今看着生产线吞吐着科技的智慧——黄色素萃取车间昼夜运转,冻干粉、面膜等新产品摆上电商平台,曾经的“地头货”变成带二维码的“金花花”。当宣传视频中播放那片红花翻涌的画面时,总有人赞叹:“这哪是花,分明是开在土里的‘银行卡’。”
巴什拜羊的咩叫,是裕民草原上最生动的音符。它有着“羊中贵族”之称,吃着有机草场的牧草,饮着冰川融水长大,连羊毛都泛着月光般的光泽。
巴什拜羊品牌的故事总让我眼眶发热:当年用铝锅煮羊肉招呼客人的牧民,如今,站在现代化车间里,看着真空包装的羊排装在冷链车上远去。在党的政策暖阳下,他的企业从家庭牧场蜕变为产业龙头,三十万只有机认证的“咩咩使者”,正通过电商把草原的鲜美送往全国餐桌。
记得去年深秋,我在企业家谢利盖的屠宰场看到标准化生产线时,他摸着自动分割机感慨:“以前赶羊出栏靠经验,现在扫码就能查谱系。党的政策就像这流水线,把咱的土产业搓成了金丝线。”如今,裕民巴什拜羊的金字招牌亮闪闪,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名录的喜讯传来时,草原上的欢笑声都比平日高了三度。
漫步裕民县街头,曾经的土坯房变成座座矗立的高楼,扬尘的土路伸展成沥青大道。傍晚的广场上,跳着欢快《黑走马》的老人身后,是红花深加工产业园的霓虹;晨雾里出圈的羊群旁,无人机在给花田播撒营养液。这哪里是记忆中的边陲小城?分明是改革春风催开的幸福模样。
作为裕民县人,我馈赠远方亲友时,带得最多的两样“宝贝”是一瓶琥珀色的红花籽油和一块雪花纹理的巴什拜羊肉。当我说起“20万亩花田串起四分之一的收入”,当我展示羊产业从牧草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图谱,总能看见大家眼里跃动的光——那是对政策红利的信任,是对乡村振兴的期许。
站在新时代的节点回望,裕民的蜕变如同一部鲜活的改革教材,一朵花的深加工里,藏着产业升级的密码;一只羊的品牌化中,写着县域经济的未来。当蓝图化作田间的滴灌带、车间的流水线,我们终于懂得中国式现代化从来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每朵花的绽放、每只羊的成长,是每位奋斗者手中越织越密的幸福图景。
此刻,窗外的红花又将漫过田垄,巴什拜羊正沿着新修的牧道走向丰美的草场。在这片被改革春风吹拂的土地上,我们正以花为笔、以羊为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卷轴上,书写边疆儿女对时代最深情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