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创业 自强不息奋斗

——记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新疆毅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力锋

本报记者 王高升    版次:02    来源:    2025年05月22日

初夏的额敏河,微波细浪轻声细语,诉说着也迷里的故事,径自流向远方。

曾在额敏河畔迷茫驻足的少年,如今来到首都人民大会堂领奖。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就像这额敏河水一样,沁润着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心灵。

他,就是新疆毅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力锋。

日历翻回到1980年,陈力锋随父母从广东农村老家来到新疆,投靠在额敏县务农的爷爷,从此,塔城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初来乍到,由于家庭经济拮据,陈力锋从塔城地区业余体校毕业后,没有从事心爱的体育事业,而是和父母一起在县城的市场卖菜,供弟弟上学。

辛苦经营5年后,陈力锋卖掉了居住的房子,承包土地搞种植。4年后,陈力锋稍有积蓄,便在塔额路边花12万元买了一处2亩多地的院子,准备结婚开启新生活。

然而,命运和陈力锋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就在结婚的前几天,他给好朋友帮忙上房泥。房泥上完后,陈力锋在清除屋内垃圾时,不料房屋塌了,檩条重重地砸在他的腰上,造成脊髓严重损伤瘫痪。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26岁就成了重度残疾人。

2002年,陈力锋看到村上残疾儿童上学不便,便集资50万元,利用自家院子建成320平方米的幼儿园,并给幼儿园起了个充满朝气的名字利婴幼儿园。

“2004年开学后,招了80多名孩子,当年除了各种开支,多多少少盈利了一点。”陈力锋说。

2005年,幼儿园生源增加到160多名,到2006年,加上家人种地的收入,基本还清了建幼儿园的借款,这也坚定了他创业的信心。

2007年,陈力锋贷款100万元,在院内建设了1200平方米的4层教学楼,并将聘请的骨干老师送到乌鲁木齐进行专业培训,解决偏远山区牧民孩子学前教育问题。80多名山区的学前儿童,不用再跟着父母一年四季到山区转场放牧,孩子可以接受学前教育,家长也可以安心放牧。

这期间,陈力锋还先后为22名低收入家庭儿童减免各项费用7万多元,资助20户残疾家庭财物共计6万元。

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2016年3月,陈力锋成立了天鹰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启了第二次的创业之路。

陈力锋投资70万元购买了5套植保无人机和配套车辆,培训了10名无人机驾驶员,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除草服务,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团体。到2017年,加入合作社的无人机驾驶员增加到52人,合作社销售无人机34架,年盈利30万元。

2023年,为了扩大经营规模,陈力锋将合作社变更为新疆毅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项目更全面。目前拥有大疆农业智能植保无人机180多架,无人机驾驶员330名,服务农户5000余户,覆盖农田面积400万亩次,年营业额达1600万元。

陈力锋在事业发展中始终没忘记回报社会。玛热勒苏镇残疾人李花的爱人因病去世,使得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陈力锋让李花的儿子免费学习无人机操作技术,还借钱给他儿子购买无人机。在陈力锋的帮助下,李花的儿子购买了小车,盖起了新房,还成立了家庭,日子越来越好。

2020年以来,陈力锋每年免费为20多户残疾家庭进行农作物防治病虫作业1200多亩,为这些农户节约资金12万元。带动5户残疾人通过自主创业,提高了家庭收入。今年2月,他看到30户农民春耕资金短缺,陈力锋给每户资助500元用于购买春耕物资。据统计,近年来,他先后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40余万元。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陈力锋就是一滴水,一粒沙,渺小但不平凡。他身残志坚创业,自强不息奋斗的故事,就像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沁人心脾、催人奋进,彰显了新时代的新风尚。


塔城地委宣传部主管 塔城日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0901-6222110 广告热线:0901-6223286
地址:塔城市解放路红楼街13号
新ICP备16000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