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 来源: 2025年05月22日
近年来,塔城地区不断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塔城实践,“四个与共”和“五个认同”深入人心,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建美好家园。
强化组织领导
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塔城地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规则、印发实施方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察、政绩考核,纳入人大、政协监督协商议政重要内容,定期研究部署解决重大问题,协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见效。
突出文化润疆
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完善塔城地区红色文化研究阐释、传承发展机制,深入阐释土尔扈特部东归驻防、达斡尔族和锡伯族官兵西迁驻守塔尔巴哈台、巴什拜抗美援朝捐飞机等事迹,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建立地县乡村四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成立“丝绸之路”新疆·塔城文学馆,吸纳王蒙、刘亮程等9名全国知名作家入驻,创作推出长篇报告文学《石榴花开》。通过讲述收养14个不同民族孤儿的“爱心妈妈”曼热亚木、带领各族村民发展特色养殖筑就共同富裕路的残疾青年曹振新等16个人物故事,展现当下新疆民族团结的真实图景。2023年8月,《石榴花开》入选“中国好书”月度榜单,并以多语种版本走向世界,成为向世界讲述新疆故事的文学桥梁。
丰富活动载体
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制定实施意见,系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塔城地区连续两届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7县(市)中有5个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推动地区与辖区兵团4个师市的33个团场携手共创民族团结示范区。坚持各族群众共度中华传统节日、共度少数民族习惯节日,积极开展邻里“百家宴”“手风琴角”“百日文化广场”等系列活动,各族群众共跳融情舞、共唱团结歌。优化“三进两联一交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辽塔两地“八共同、八联谊”结对认亲系列活动,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多领域、多形式交流互动。
坚持典型引领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选树了五十年如一日与兵地各族边民团结戍边的“七一勋章”获得者——裕民县护边员魏德友,十五年来风雨无阻在自家小院里组织各族群众32万人次升国旗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塔城市78岁老人沙勒克江·依明,无私赡养“汉族爸爸”杨吉春20年、无私帮助“哈萨克族弟弟”叶尔木拉特·克孜汗一家三口12年的“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额敏县公安局退休民警马新华等一批先进典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感召“身边人”,引导各族群众从榜样中汲取团结力量。塔城市哈尔墩社区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哈尔墩经验”成为民族团结典范,吸引了疆内外700余批(次)、1.3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交流。
实施民生工程
共享现代文明生活
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推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龙头,加快构建具有塔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安边固边兴边富民行动,2024年,塔城地区地方生产总值983亿元,“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塔额750千伏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城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6%、7.5%。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事业蓬勃发展,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据丝路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