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合木·热合曼:“馕”警官出圈记

本报记者 张国辉    版次:03    来源:    2025年05月13日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这是乌苏市公安局政工室工作人员热合木·热合曼常说的一句话。

热合木1987年1月出生,2017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工作中,热合木将民族团结放在第一位,善于思考、钻研创作、学习能力强是他的标签,想法多样、思维活跃的他常常被同事称为乌苏市公安局政工室短视频小组“玩梗一哥”,是当地群众熟知的“馕警官”。

在从事公安新媒体宣传工作中,热合木眼光独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融媒体创作能力,善于发现辖区独库公路这一宣传亮点,以短视频为载体,牢牢把握公安讲文旅这一宣传亮点,累计发布短视频作品900余条,以“独库公路到底冷不冷”“馕警官”系列作品成功出圈。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与人民日报、央视网、新华社、环球网等各大平台进行合作,扩大影响力。截至目前,乌苏市公安局抖音号‘平安乌苏’累计播放量达5亿并稳步增长,创新打造‘公安+民族团结’宣传品牌,从刚开始的4万粉丝涨到108万多,受到了群众的认可。”热合木说。

用镜头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

2024年,乌苏市公安局成立了短视频工作小组,小组由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组成。“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大家心手相牵,情同手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方位、多形式、不间断生动讲述公安好故事,为各项公安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热合木说。

自加入短视频小组工作以来,每逢端午节、古尔邦节、中秋节等节日和公安机关的专项行动,热合木和他的同事们都会精心创作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作品,在各级新闻媒体上不断发声,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友谊。

同事陆奚雯说:“热合木热衷追逐时下的流行趋势,善用社交媒体,总能分享许多奇特且有意思的事物,时而还脑洞大开新创一些有趣的‘发明’。” 

宣传工作要“新”,范围要“广”、效果要“好”,热合木从构思脚本到组织拍摄都刻苦钻研,通过生动直观的短视频向公众普及各类安全知识,塑造公安形象,展示公安队伍的风采。

做接地气和动人心的宣传大使

日常生活中,热合木努力学习视频拍摄,在创作剧本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新媒体创作能力;在宣传工作上,他主要在独库公路从事新媒体宣传,针对独库工作从事公安形象、路况报道、交通安全知识视频发布,以及视频后期剪辑工作。

2024年,热合木通过宣传独库公路,将乌苏市公安局官方抖音号“平安乌苏”推上热门账号;2025年,通过“馕警官”这个外号,重新走进全国网友的视野,通过打造“馕警官”IP,成功从“公安讲文旅”标签转型为接地气路线。

今年2月1日,热合木通过“平安乌苏”官方抖音号发布第一条作品“馕警官春节期间防范指南”,收到了全国甚至海外同胞的评论,被网友称为“全国最接地气”的官方号。

截至目前“馕警官”系列作品已更新23期,受到自治区公安厅的全疆通报表扬;同时,与周边公安机关及其他官媒账号合作,又一次将新疆文化传递出去,让更多人了解新疆。

扎根基层一线 搭建警民“同心圆”

热合木不仅在新媒体工作中有突出成绩,在日常走访入户、群众工作方面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成效,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及时伸出援手,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发挥作用,得到了群众的赞赏和好评。

“派出所吗?有人欠我们工钱,老板联系不上,你们能帮帮我们吗?”2024年8月2日,乌苏市甘河子派出所接到群众来电,电话中传来嘈杂声,希望派出所能帮助讨要工钱。

热合木立马赶至现场,报警人阿某激动地说:“我们是从伽师县来的,一共7人,在甘河子镇帮老板马某在地里装车收拾麦草,工钱一共2.6万元,但只拿到2万元,现在联系不到老板,只好向公安求助。”

热合木一边安抚7名工人的情绪,一边想办法联系包工头和老板协同解决。最终,在多方打听下,找到了老板和包工头,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方就工钱结付事宜达成共识,当即将剩余工钱发到大家手中。

今年以来,热合木在走访入户过程中,共发现矛盾纠纷21起,调解成功21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80余件。

2018年至2024年,热合木被乌苏市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2023年,被地区公安局评为“夏季行动”先进个人;2024年,被地区公安局评为“一级嘉奖”先进个人。

“民族团结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段段温暖的生活片段。各民族的文化就像色彩斑斓的丝线,共同编织出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赤子之心,架起民族团结的‘连心桥’,让公安宣传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热合木说。


塔城地委宣传部主管 塔城日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0901-6222110 广告热线:0901-6223286
地址:塔城市解放路红楼街13号
新ICP备16000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