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自治区劳动模范胡玉书
本报记者 张国辉 版次:02 来源: 2025年05月12日
乌苏市巴音沟丛龙煤矿机电科科长胡玉书,扎根煤海十八载,见证了煤矿由一个小煤窑向百万吨现代化煤矿的转变,煤矿规模变大变强,他也从一个普通职工磨砺成企业的业务骨干。因工作业绩突出,胡玉书今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
2007年,大学毕业后的胡玉书来到了丛龙煤矿,从进矿伊始,他就暗下决心,要干出个样子来。当时的丛龙煤矿还属于小型矿井,但他甘把青春化作滴滴汗水,融入千米井下,先后组织开展了对各个自动化集中管控平台系统的改造,实现了企业节能降耗增效。
在平日繁忙的工作之余,胡玉书总是挤出时间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并积极学习先进案例,借鉴其他矿井的成功经验,为新技术、新工艺的改进和创新积累基础参数和依据。
对煤流运输系统进行了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解决了系统运行稳定、提高了安全运输;升级矿井供电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变、配电所的无人值守,加强了对用电负荷的实时监测;升级矿井自动化排水系统,完全实现自动化排水,完善了在各水文条件下的自动排水作业;参与矿井主通风机远程监测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实时监测主通风机的各运行数据……多年来,在胡玉书的带领下,丛龙煤矿各个系统不断升级。
升级改造后的系统,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实现无人值守,减人增效,每月可为企业节约费用约12万元。
胡玉书深知,知识和技术对煤矿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因此他不断地充实自己,2021年3月,荣获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021至2023年,三次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些证书是对胡玉书工作的肯定,也是他处理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底气。
梅花香自苦寒来,成绩的取得源自胡玉书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苦心钻研,并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所有专利均为煤矿工程的施工降低了大量成本。
工作期间,胡玉书还组织煤矿技术人员多次进行小发明创造创新改革,并荣获塔城地区工会五小创新优秀奖。2023年,胡玉书参加乌苏市组织的劳模引领性创新成果三项,荣获自治区总工会颁发的三项三等奖。
除了负责矿井的机电相关工作,胡玉书还积极参与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他常说:“煤矿只有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标准化工作做好了,才能科学有效的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胡玉书时时处处给职工灌输安全理念。在胡玉书和矿井职工共同努力下,机电运输安全工作有了显著提高,连续十年实现了无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
汗水伴着泪水,初心伴着梦想,胡玉书亲身经历了煤矿由小到大的发展全过程,在煤炭这个行业里默默耕耘、奉献,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他不仅工作中处处率先垂范,管理上时时严格把关,而且在生活上常常帮助职工,周围同事都评价他是工作中的“领头人”、安全上的“把关人”、生活上的“热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多次获得“优秀个人”,所在部门也获得“优秀班组”“先进科室”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