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劳动模范吐拉尔别克·阿布都达别克
本报记者 木合亚提 吾尔肯 版次:02 来源: 2025年05月09日
在新疆的广袤大地上,有一位默默耕耘在畜牧兽医一线的工作者,他用热爱与执着,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他就是吐拉尔别克·阿布都达别克。
每天清晨6点半,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遍大地,吐拉尔别克就已经来到了牛场。他的身影穿梭在牛群之间,为牛配种、孕检、打针,开启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今年42岁的他,已经在这条与奶牛为伴的道路上走过了19个春秋,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牛爸爸”。
吐拉尔别克出生在一个“畜牧之家”。他的爷爷和父亲一辈子都在沙湾市牛圈子牧场兽医站做兽医工作。从小,他就对畜牧事业有着特殊的情怀。在他的记忆中,20世纪80年代,兽医是非常受人尊重的职业。
吐拉尔别克说:“一到星期六、星期天,我就跟着爸爸一起到农民家给牲畜看病,在耳濡目染下,像马的结石疼痛、腹泻等简单的病,我从小就学会如何医治了。”
受长辈们的影响,吐拉尔别克上大专时选择了动物医学专业。2004年7月,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如愿来到沙湾市兽医站工作,跟随父亲出诊。2006年,吐拉尔别克来到沙湾天润公司上班,成为了一名育种员,从此踏上了他的“牛爸爸”之路。
吐拉尔别克刚来公司时,工作强度极大,一天要检查七八十头牛,给牛授精、孕检、检测,胳膊累到麻木,腿累得直打颤。但当他看到一头头小牛在自己手中繁育长大时,他觉得一切劳累都值得。
随着育牛技术的不断变革,吐拉尔别克深感自己所学知识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求,2015年9月,他考上了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经过3年的学习,于2018年毕业。上学期间,他学到了许多先进的育牛技术,为他日后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的19年里,吐拉尔别克在牛场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如今的他已经成了公司育种主管,培养了80余名徒弟,他所带领的育种班组连续多年获得天润乳业授予的“先进班组”称号。
吐拉尔别克说:“工作成绩不是一个人干出来的,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对徒弟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勤学好问,腿脚勤快,我会把所学的知识都教给他们。”
不懈钻研成就了吐拉尔别克的不凡人生。他先后获得兵团第十二师劳动模范、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中国牛人秀“最佳繁育师”、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202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吐拉尔别克说:“特别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在他们的支持下我才有了一些的成绩。我所在的公司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会继续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价值。”
据统计,吐拉尔别克完成配种产犊的奶牛超2万头,不仅显著改良了奶牛的生产性能,还对天润乳业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