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丽 版次:04 来源: 2025年04月25日
“来来来,尝尝我这道菜,这是我今天在抖音上学的。”你猜猜这个在抖音上学习做美食的人是谁?他不是90后、不是00后,而是我的“85”后公爹。
我的公爹,今年八十五岁,是气象局的退休干部。他的家乡在广东,那儿永远是他内心深处的牵挂。公爹说,他的父亲经常坐在村头那个山坡盼望他们归家。他最想念家乡的各种美食,碗子粄、油炸豆腐、肠粉,这都是他怎么也吃不够的美味。
去年清明节,我和爱人陪公爹回广东揭西老家扫墓。公爹每天都会带我们吃各种家乡的美食,他带我们去看望了几位村里的老友,给每位老友都带了新疆特产。他用客家话和老友聊天,家乡的人都夸赞他离家数十载,客家话仍旧说得那么纯正。他不仅能准确叫出每位乡亲的名字,连当年走街串巷卖油炸豆腐的货郎歇脚的老榕树,都能指出具体方位。公爹说要请村里的乡亲们吃顿饭,他对家乡的思念,完全融入这顿饭里。他挨桌给乡亲们夹菜敬茶,当叔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稿子,用客家话致辞时,我看见公爹悄悄抹了抹眼角。
从老家回来后,公爹经常用从老家带回来的食材给我们做他的家乡菜,干笋猪蹄汤、莲藕排骨汤、炒面线、猪肚汤、炸鱼片……他把对揭西故土的眷恋都化作了灶台上的千滋百味。
公爹对菜品的要求很高,很多“老味道”必须他亲自下厨,而且他还经常在抖音上学习一些新菜品做给我们吃。
此时公爹又在厨房里忙碌,阳光映着他的脸,宛如气象云图般深邃。我突然明白,公爹永葆青春的秘诀,或许就藏在揭西炊烟与数字时代的交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