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来源: 2024年03月21日
(上接第一版)“室内换装不受大风影响,一列中欧班列入境后,可在1小时左右完成换装。”阿拉山口站货装车间副主任郭华告诉记者。
下好“先手棋”,适度超前建设,是新疆各口岸优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着眼点。近年来,经阿拉山口的中欧班列班次日渐密集,目前该口岸通行班列运行线路115条,通达25个国家和地区。为提高班列通行能力,建设了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这条铁路于去年11月30日开通运营。
“随着项目竣工,这条线路成为双线电气化铁路,运输通过能力由1500万吨提升至6000万吨,列车通过时间平均压缩近40分钟。”中铁一院集团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精阿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马得祥说。
与口岸前沿基础设施同步完善的是配套基础设施。阿拉山口围绕打造进口农产品精深加工、进口金属矿产品加工、出口医用材料、出口装备制造“两进两出”产业集群,谋划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阿拉山口市市长左合肉拉说,前沿基础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充分释放了口岸经济发展潜力,有力支撑了阿拉山口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为实现从通道到枢纽的转变,新疆各口岸还加强部门间联动。比如,海关、边检、铁路等部门在推出便利举措的同时,注重部门间协同,以确保高效通关。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海关副关长居来提·苏合力提介绍,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海关与霍尔果斯口岸实施“区港联动”,推动综保区加工制成品进入合作中心展示销售。
在各部门共同推动下,去年,霍尔果斯综保区进出口总值达411亿元,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达76.37%。商品车出口成为霍尔果斯口岸外贸新亮点,去年出口商品车30.4万辆,同比增长307.5%。
此外,口岸间联动成为新亮点,推动口岸从通道迈向枢纽。霍尔果斯为“千年驿站,百年口岸”,而不到百公里外的都拉塔口岸2006年3月才正式对外开放。虽然两个口岸都面向哈萨克斯坦,但霍尔果斯口岸知名度高,通关业务繁忙,都拉塔口岸知名度相对较低,通关过货能力未充分释放。
如今,两个口岸联动发展,产生了“1+1>2”的良好效果。都拉塔口岸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关翠英说,得益于通关效率的提升和口岸联动,经都拉塔口岸出口的大型设备呈井喷式增长,同时有效缓解了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大型设备的压力。
释放溢出效应
红其拉甫口岸、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巴克图口岸、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在我国西北角绵延的边境线上,一座座口岸串珠成链。新疆坚持“强本育新”,不断释放口岸经济溢出效应,让传统产业与新兴业态互动,传统产业正在焕发新活力,新兴业态实现蓬勃发展。
位于塔城市的巴克图口岸正在续写边民互市新篇章。2022年,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在全疆率先完成落地加工“整进整出”模式,为边民互市这项传统贸易方式拓展了新路径。
塔城市某合作社负责人张小平组织合作社成员,利用边民互市政策,用手机APP办理好通关申报,将每日申报进口的葵花籽等农产品销售给当地的加工企业,边民可从一单货物中获得货物价值1%的收益。目前,当地备案边民互市合作社有10多家、边民3500余人。
紧邻巴克图口岸的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厂房内机械轰鸣,一粒粒葵花籽经过加工,变身为葵花籽仁、食用油等产品,销往河南、河北、陕西等地。“以前是站在国门看国外市场,现在是站在国门看国内市场。”该公司行政总监雷兵桥说,“受益于边民互市政策,1吨葵花籽比走一般贸易要节省200元至300元。”
截至目前,新疆已有7个边民互市贸易区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运营,面向哈萨克斯坦的巴克图、霍尔果斯、阿拉山口3个互市贸易区实现复市。
2020年12月国务院批复设立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后,巴克图口岸区位优势进一步释放,在繁荣与周边国家的边贸往来中,加速从单一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口岸、园区、城市“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日渐形成。2023年巴克图口岸进出口货运量62.7万吨,进出境运输工具31480辆。
今年1月,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海关监管下,一架满载13吨机械设备、电子配件、服装及日用品等货物的全货机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出发,2个小时后运抵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架全货机由山东航空执飞,是首家落户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经营全货机国际航线业务的航空公司,该公司后续计划开通“乌鲁木齐—塔什干”“乌鲁木齐—阿克托别”2条全货机业务航线。
西出货机增密的同时,东进货机也越发繁忙。“格鲁吉亚的红酒、塔吉克斯坦的樱桃、巴基斯坦的松子等国外商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送上国人餐桌。”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总经理王旭说。
目前,南航正在运营乌鲁木齐至9个国家11座城市的国际航班,乌鲁木齐始发国际航线条数达11条,每周航班量超33班。2023年,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海关共监管进出境航班3046架次,同比增长339.5%;监管进出口货运量7034吨,其中进口货物同比增长325%。
漫步乌鲁木齐市,这座新疆首府城市尽显“国际范”。在美林购进口保税商品体验中心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种进口保税商品,人们正在享受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全球购”。“这里有很多国外商品,在家门口逛国际商场的感觉真棒。”市民阿依古丽·依明边选购化妆品边对记者说。
作为新疆本土跨境电商零售品牌,美林购进口保税商品体验中心于去年2月投入运营。“门店订单与海关系统对接,实现了实时清关,快速发货。”美林购运营企业新疆合创美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再杜拉·图尔松看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今年计划在乌鲁木齐建成30多家免税店,推动更多免税店进社区。”
近年来,背靠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当地已培育多家本土跨境电商企业,多个进口保税商品购物中心相继开业。乌鲁木齐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建成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入驻备案企业133家。新疆依托4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鼓励跨境电商叠加数字班列、货运包机、中欧卡航等新模式,全力推动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
孕育向好动能
第一张营业执照,第一笔金融支持,第一家境外银行,第一批重点项目……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揭牌,为口岸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新疆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达179.66平方公里,涵盖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3个片区,其中每个片区都包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区域。近4个月来,各片区依托口岸优势、发展特色和政策支持,加快推动跨境贸易便利、金融创新、物流枢纽建设、人才发展等重点领域改革试点任务实施。
拥有区位优势的喀什与周边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8国接壤或毗邻,有红其拉甫、卡拉苏、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和喀什航空口岸5个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去年11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挂牌后,涵盖商贸物流、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加工等领域的企业纷纷落地,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运营启动,国际货运包机首飞……新疆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促动喀什口岸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据喀什海关统计,2023年喀什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36.8亿元,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3.4%,同比增长71.2%。2024年,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提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外贸进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30%以上。
“喀什周边有对外开放口岸和喀什国际航空港,开放优势助力企业不断发展,新疆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也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对未来信心满满。”位于喀什综合保税区内的中顺电子商务(新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琪告诉记者,新疆自贸试验区成立后,跨境电商订单量也不断增加,“每天处理订单10余万单”。
在霍尔果斯口岸,新疆自贸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的成立也正成为口岸发展的助力。
霍尔果斯中金新能源摩托车产业园内,工人们忙碌地焊接、装配、检测,一台台摩托车“走下”生产线,“奔赴”中亚市场。今年1月,首条面向中亚市场的摩托车生产线正式投产,首批1200台订单陆续由霍尔果斯口岸发往哈萨克斯坦,意向订单已经超过2万台。
霍尔果斯中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熊壮介绍,新疆自贸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措施,未来出口将更加便利,企业计划实现一台摩托车60%零部件变成“新疆造”,市场竞争力会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自2023年12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挂牌以来,推出首批8项制度创新举措,包括创新公路口岸进口葵花籽类农产品转场查验新模式等内容,叠加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边民互市等一系列开放平台,将进一步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2024年是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从企业痛点、行业堵点、监管难点出发,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奋力推进霍尔果斯片区高质量发展。”新疆自贸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祁飞说。
(原载3月15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