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荣:让“香兰面包”香飘四方

    版次:04    来源:    2023年03月21日

□本报记者 王高升

在塔城市,每天有一道始终不变的风景:晨光中,有一家面包店门前,始终人头攒动排着长队,发货、带货的车辆络绎不绝。

这家经营了24年的香兰面包店,已是塔城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香兰面包店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开连锁店,就是厚积薄发、化茧成蝶的写照。

香兰面包店负责人英荣的母亲是锡伯族,父亲是蒙古族。

2000年,英荣的母亲在塔尔巴哈台路租了间20平方米的房子开面包店。当时,和面、烤面包、卖面包都是母亲一个人,从早干到晚,一家人就靠面包店的收入生活,英荣和妹妹还在上学。

2012年的一个机遇,香兰面包迎来了发展良机。

当时,恰逢新疆塔城裕民山花节,有几位克拉玛依游客从裕民县游玩后又来到塔城市,在香兰面包店买了一些面包带回去。因色香味俱全,且价格适中,从此一传十,十传百,“香兰面包”率先在克拉玛依火了起来。接着,在周边和乌鲁木齐也火了起来。

现在,“香兰面包”已成了新疆人给内地朋友、亲戚带美食礼物的首选之一。

英荣今年36岁,201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回到家乡后,通过公开招录成为塔城市第四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英荣说,当了8年的教师,也当了8年班主任。2018年3月辞职,从母亲手中接管了香兰面包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英荣刚接手时,店里雇了当地16名员工。其中有8人来自塔城市乡镇场,2人患有残疾,都是家庭生活困难人员。

革命古丽是二工镇齐巴拉尕什村村民,今年69岁。她跟随英荣的母亲干了10年,跟英荣干了5年。刚来的时候3个孩子都还小,就靠丈夫给别人代牧挣钱养活全家。

2007年,革命古丽的丈夫骑马放牧时不小心摔断了双臂,康复后也到面包店工作,夫妻俩主要负责和面,两人月工资近万元。2020年,他们买了楼房,过上了幸福生活。

今年51岁的常春艳是聋哑人,住在新城街道爱国社区。

2017年,常春艳的儿子经人介绍来香兰面包店开车送货,月工资4600元。2020年,常春艳也来店里打工,负责包装,月工资3500元。

英荣说,常春艳或许是长时间脱离社会的缘故,脾气有点古怪,容易发无名火。但是干活特别认真,从来不偷懒,干不完活不下班。

2020年,塔城市疫情防控期间,英荣捐了5000元现金后,又捐了价值5万元的面包。2022年9月,她又捐了价值2万元的面包给乌苏市,助力乌市疫情防控。

对此,英荣坦然地说:“尽一份社会责任是我们的本分,公益事业一定会一直做下去,让更多人从中受益也是我的一个心愿。”

香兰面包店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在额敏县和乌苏市开了分店,每年支付工人工资、奖金等100多万元,解决25人就业。如今,英荣用自己的辛劳延续着更大创业梦,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塔城地委宣传部主管 塔城日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0901-6222110 广告热线:0901-6223286
地址:塔城市解放路红楼街13号
新ICP备16000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