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克塔尔村:多管齐下促增收

    版次:04    来源:    2021年07月30日

本报讯 记者王高升报道:夏收在即,塔尔巴哈台山下的科克塔尔村,合作社种植的1.8万亩小麦金黄一片,丰收在望,社员们喜上眉梢。

塔城市恰夏镇科克塔尔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有村民154户,哈萨克族占94%。现有耕地1.8万亩。

2020年,国家税务总局塔城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后,在增加村民收入上,花大力气、下狠功夫。

之前,村里的金钥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整合全村的1.8万亩地,全靠山水灌溉。一旦遇到旱年,只能靠天吃饭。不仅产量低,风险也大,村民每亩地的发包费只有200元。

今年,工作队邀请专业人员勘察后,由村集体出资126万元,铺设了河灌管道36.7公里,基本保证了正常灌溉。

灌溉用水有了保障,村民每亩地的发包费也涨到了400元。仅此一项,社员收入就增加了一倍。

66岁的老党员别克太·斯尔哈孜说,工作队和村干部配合得好,团结得好,干的都是实事好事,给他们点赞。

今年,工作队邀请农技人员开展测土配方,发现该村的土质疏松、排水性好,非常适合芍药生长。于是,村党支部牵头,由合作社试种,从博州引进新疆芍药,91户村民入股,种植了370亩。

5月至6月,芍药花绚丽盛开,淡淡花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犹如“世外桃源”。

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齐上阵,动员村民开起了牧家乐,又请来媒体线上线下宣传。工作队想方设法让“世外桃源”成为村民的“增收乐园”。

两个月下来,7户牧家乐均实现增收近2万元。明年是芍药的成熟季,预计,每亩纯收入可以达到7000元,比种玉米还要高出750元。

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于静说:“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激发大家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这是我们乐见其成的事,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塔城地委宣传部主管 塔城日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0901-6222110 广告热线:0901-6223286
地址:塔城市解放路红楼街13号
新ICP备16000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