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塔城文旅融合燃爆清明假期旅游圈 接待游客38.7万人次 旅游消费2.7亿元 版次:01  作者:  2025年04月09日

本报讯 记者加米拉·加尔肯报道:4月7日,记者从塔城地区文体广旅局获悉,清明假期三天,塔城地区接待游客38.7万人次,同比增长21.8%;旅游消费2.7亿元,同比增长22.7%。文旅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微度假”成为主流,红色研学、亲子体验、近郊踏青等主题线路有效激发“春日经济”活力。

“文化+旅游”双轮驱动

全区各级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通过“阵地+活动+融合”模式构建多层次文化体验场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吸引更多群众走进文化场馆,感受文化的魅力。  

“孩子参加博物馆的诗词诵读活动,在快乐中学文化,比单纯游玩更有意义。”在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参与亲子活动的游客张女士说。 

清明假期,塔城地区以文化场馆为阵地,推出15场“文化清明”系列活动,吸引0.8万人次参与。地区博物馆升级开放、额敏县东街网红打卡点等通过“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模式,带动消费显著增长。

红色旅游点燃家国情怀

各县市以清明节为契机,打造红色教育实践课堂,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在裕民县孙龙珍烈士陵园,数百名干部群众参与了“清明祭英烈”活动。乌苏市推出的“缅怀先烈+红色研学”线路,将博物馆参观与实地祭扫结合,让游客李伟深感触动。

李伟说,孩子在研学手册上记录英雄事迹,这种教育方式很生动。朗诵诗歌、敬献花篮及清扫陵园等形式,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也激发了大家的家国情怀。

清明假期,红色旅游的热度还辐射至周边餐饮、住宿业,仅沙湾大盘美食城就接待游客超万人次,营业额150余万元。

主题线路备受游客青睐

各县市通过整合当地文化、自然与民俗资源,推出多条研学游、亲子游、踏青游线路,受到游客欢迎。研学游方面,地区博物馆以丰富的文物展览和考古遗址为依托,吸引游客深入了解塔城历史变迁与多民族文化,与手风琴博物馆一道成为文化研学的亮点;亲子游主要以乡村旅游点位无动力乐园等为打卡点,放风筝、滑轮为主的亲子活动受到喜爱;踏青游则以自然风光为核心,库鲁斯台草原的万亩草场、鹿角湾的旖旎风光以及塔尔巴哈台山的“小天山”景观春意盎然,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春游选择,有效刺激了短途游需求,促进了当地文旅消费的多元化增长。

微度假模式成为主流

清明假期,塔城文旅消费“两小时旅游圈”效应显著,乌苏、沙湾等地80%客源来自周边200公里范围。亲子研学成主流,家庭游占比达65%,农耕研学、星空观测等特色项目受到热捧。塔城市千泉湖房车营地、沙湾市翠山艺术公园等近郊景点单日最大承载量均超90%。沙湾市创新推出的“温泉康养+峡谷探险”复合线路,接待游客9.3万人次,同比增长41.77%,凸显了短途休闲需求的爆发。

塔城日报社 新ICP备16000462号